当委员恋上无锡古船文化,结果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您听说过“敲排夫”吗?

无锡傍太湖、依运河,自古交通“以水不以陆”,造船业是无锡古老的手工制造业之一。“敲排夫”就是出现在造船工序中的“捻缝”时,由领钉人指挥、一二十名捻工边劳作边应和,所形成的劳动号子,可称为吴文化一绝。

随着手工造船的式微,造船文化已离我们渐行渐远,所幸的是,16位平均年龄74岁的老船匠能够演绎“敲排夫”。“尽快保护‘敲排夫’这一无锡文化民俗,尽快组织力量挖掘、记录、整理无锡地区传统船舶制作工艺。”以市政协委员身份,提出“关于收集整理我市传统船舶制造工艺技术的建议”提案的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张依莉如是说。

张依莉是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年,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船文化馆落成,她常去里面看太湖七桅船和郑和宝船的模型,那时起她便冒出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抓紧收集整理本地民间传统造船技艺。于是,身为市政协委员的张依莉于去年初提交了一份“关于收集整理我市传统船舶制造工艺技术的建议”的提案。不久后,市政府把这一提案交由市史志办负责办理。

解放前,无锡的造船业主要是家族式,解放后转为合作式,现在,造船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已经不用这么费时费力地造了。但正因如此,传统造船技艺已濒临失传,不少地方的老式船舶都要请章桂兴他们才能修理。市史志办同志认为,百年工商名城无锡,如果没有先进的造船工艺促成水上交通的便利,就诞生不了各式码头,也就没有名城的存在,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而传统造船技艺如果再不抢救,将是一大损失。仅一个‘敲排夫’,也可以算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史志办同志说。

 

张依莉呼吁,应尽快组织力量挖掘、记录、整理无锡地区传统船舶制作工艺。

对典型的船舶可考虑复原建造,置于古镇、风景区或文化遗址中,增加景点的文化内涵。同时,不妨设置船舶修造现场,融入具有吴地特色的“敲排夫”民俗表演。张教授建议,可将这些非物质文化打包申请列入非遗名录。

市史志办同志也表示,接下来,市史志办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做好提案后续工作,组织采访健在老艺人口述史料,适时编撰出版传统船舶制造工艺技术专辑,力争使这一江南水乡古老的工艺技术得到永久留存。据悉,市非遗保护中心得知此事后认为,不管是传统造船工艺还是民俗“敲排夫”都很有意义,可先申报市级非遗。眼下,章桂兴他们也正打算制作出一只真船来完整展现无锡传统造船技艺,也便于平日表演“敲排夫”。张依莉则准备向市政协提交一份相关汇报材料,以期获得更多的支持。

日前,张依莉委员又在西漳船暨无锡地区传统造船文化研讨座谈会上通报了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建议尽快组建无锡船文化研究会,促成无锡古船文化申报市级非遗。

全国都在保护古船文化无锡西漳船理应不缺席

张依莉在座谈会上介绍,西漳式木帆船在中国水运史、造船史中都有记载,称为“江浙一带的内河优良船型”,并有“苏北、浙江等地区均到无锡来‘打船’”的说法。据查证,西漳船首制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无锡丁绛里徐家建造,一说是因摇船老大以西漳人为多而得名,有约年的历史。“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西漳船、米包子船和敲排夫,都是无锡地区土生土长的特色产品。”张依莉表示,西漳船性能优良,在刚刚开始建造水泥船、钢质船时,江南水乡依然沿用了西漳船的型线,钢质西漳驳(一种没有自航能力的钢质货船)也名盛一时。

无锡是有名的水乡、桥乡与船乡,过去人们出行靠船,下田劳作靠船,甚至买卖东西也在船上,百年历史工商名城的形成与便捷的水上交通密不可分。然而,如今人们对无锡“船”的印象已逐渐淡化。但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城市对古船文化进行了有效保护,被列入国家、省级非遗名录,有些城市还建造了船文化博物馆。福建泉州正在申报古船为世界级文化遗产。鉴于此,张依莉进一步提出,抓紧西漳式木帆船的复原研究,尽快组织力量挖掘、记录、整理无锡地区传统木船制作工艺,建议将这些内容打包申请非遗。

组建无锡船文化研究会 挖掘工艺和故事以申遗

听了张依莉的汇报,学船出身的原无锡市副市长、原市政协副主席王竹平觉得此提案意义重大。他透露,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当年无锡曾收购了两艘苏州帆船。如今,无锡确实应该系统挖掘西漳船的制作技艺,从图纸到成船下水,每一步都记录下来。还要用西漳船的各项数据记录与其他古船进行比较,从航船的阻力、行进的速度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无锡造船业由杨、蒋、尤、徐、邵“五姓”首先创业。这次座谈会,还请来了五姓造船家族后人的代表蒋祖衡、杨司南、杨元日、徐经纬。老人们一致提议要建船文化博物馆。

市政协文史专委会负责人回应,建议以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发起单位组建船文化研究会,把无锡研究传统造船的人才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同时加强记录和整理老船匠的口述史,细化挖掘造船工艺及敲排夫等独有延伸文化,尤其多挖掘一些船故事,因为现在申报非遗强调非遗对生活的作用。市政协相关专委会会全力支持,积极促成无锡古船文化列入市级非遗,并支持通过适当方式展示无锡造船工艺与文化。

■链接:无锡地区民间船舶样式

1、西漳式木帆船,无锡独有,在中国造船字典上有记载,因过去西漳人买得多而得名,主要用于运货,上世纪60年代,由于修造木帆船的材料缺乏而逐渐消失。

2、太湖七桅船,拖网捕鱼为主,现在去鼋头渚还能看到七桅古木船的原型,如今太湖捕鱼早由机动船代替。

3、米包子船,主要装运大米,船身较长,仓面很窄,为了多装货物而不容易被发现,是无锡船匠为抗衡朝廷苛捐杂税想出的妙招,为无锡特有船型。

4、嘉兴南湖红船,据记载,这是种由无锡工匠制造的单夹弄丝网船。年制作南湖“一大”纪念船,也是由无锡造船业从业人员担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fc/97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