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无锡诗画中的山水城
中国山水画
在无锡的历史文脉中终不缺乏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中
无锡就占有两位
他们以自然山水为背景
以画抒怀,表达对家乡山水的钟爱
顾恺之(—年),无锡人,东晋时期的大画家、文学家,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首,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水墨画鼻祖之一,他画迹甚多,有《司马宣王像》《荡舟图》《凫雁水鸟图》《水府图》《行三龙图》《夏禹治水图》等数十幅。其中最著名的《洛神赋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画作的空间魅力在于山水远近、溪水流淌、树木山石分布和离散,成为中国和世界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倪瓒(—年),无锡人,元末明初山水画代表画家,与顾恺之同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号称“元四家”。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风光,传世画作有《水竹居图》《容膝斋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等,他在描绘家乡无锡山水画作上题诗:“山色微茫好放船,秋蕖野水夕阳边。西风更洒菰蒲雨,羡尔沙鸥自在眠。”把山水美景展现无遗。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对明清画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王绂(—年),无锡人,明初大画家,吴门画派先驱。擅画山水、木石、墨竹,依托无锡的山水美景画出墨竹名满天下,存世画迹有《墨竹图》《竹鹤双清图》《潇湘秋意图》《江山渔乐图》《山亭文会图》《枯木竹石图》等。善画能诗,有“明朝第一”之誉,永乐元年(年)参与编纂《永乐大典》……
除此之外,近代无锡还出了许多书画大家及画作,有“江南老画师”之称的吴观岱的《烟波罢钓图》《江帆图》,德高望重、驰名沪宁的胡汀鹭的《梁溪八景》,在画坛堪称独树一帜的贺天健的《贺天健山水册》,秦古柳的《古木寒鸦》以及诸健秋、钱瘦铁、钱松岩、尹瘦石、吴冠中、周怀民等一大批杰出画家及山水画作。
中国古典诗词
在无锡的历史长河中
创作者不乏其人
历代著名文学大家
赞美无锡山水的诗词作品俯拾即是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明代文徵明的一首《太湖》,将无锡的山水城市特色呼之欲出。
《太湖》
岛屿纵横一镜中,
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
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
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
何处堪追范蠡踪。
李绅(—年),唐朝宰相、诗人。在惠山寺读书时,深知农民疾苦,写下代表作《悯农》二首,世代传诵。
《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白居易(—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所作《太湖石》,写出了太湖石玲珑剔透、千姿百态的意境。太湖石在江南园林中广泛使用,是江南园林建设中的点睛之笔。
《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苏轼(—年),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早年曾在杭州、湖州等地为官,他在元丰二年的诗中说“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可见他对惠山是情有独钟的。所作《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从宋代御用贡茶小龙团引出泡茶之泉水——惠山泉水为天下第二,再从泉之所在的山清水秀,赞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欧阳修(—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作《舟过湖中》语言清新流畅,委婉平易,写出了舟过太湖所见山之逶迤、峰峦各异的山水美景。
《舟过湖中》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
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尤袤(—年),南宋著名诗人、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自小受家学熏陶,五岁能为诗句,十岁有神童之称,十五岁便以词赋闻名于毗郡(今常州,时无锡属毗陵)。尤袤文集,据《宋史》记载有《梁溪集》五十卷等,但均早佚。清人尤侗辑尤袤古今体诗四十七首,杂文二十六篇,汇成两卷,为《梁溪遗稿》。
《瑞鹧鸪》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空。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赵孟頫(—年),元初著名书画家,他经常在杭州和无锡之间流连游玩,也曾专为惠山泉书写了“天下第二泉”并赋诗。诗作《夜泊伯渎》,写出了伯渎河朦胧的夜色里,灯影月影交相辉映,在水波粼粼处,传来了棹声渔歌,万家灯火的美妙夜景。
《夜泊伯渎》
秋满梁溪伯渎川,尽人游处独悠然。
平墟境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
桥畔柳摇灯影乱,河心波漾月光悬。
晓来莫遣催归棹,爱听渔歌处处传。
华淑,明代无锡人,在《五里湖赋》中把无锡蠡湖与杭州西湖相比,认为蠡湖“以旷、以逸、以莽荡、以苍凉著称,更为悦目爽神”。
《五里湖赋》
西湖之胜,以艳,以秀,以嫩,以园,以
堤,以桥,以亭,以祠墓,以雉堞,以桃柳,
以歌舞,如美人焉!
五里湖以旷,以老,以逸,以莽荡,以苍
凉,侠乎!而于雪,于月,于长风淡霭,则目各为快,神各为爽焉!
另有东晋顾恺之《神情诗》、宋代范仲淹《过太湖二首》、宋代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元代倪瓒的《溪亭山色图题诗》、明代李湛《太湖春涨》、明代唐寅的《泛太湖》、明代王永积的《五里湖》等,举不胜举的古代诗词把无锡的山、水、湖、河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无锡山水文脉
且看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来源:孙志亮著《亲历者说一一无锡山水城市建设》
编辑:无锡发布工作室
想看下回分解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fc/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