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资讯无锡一棉越是传统产业越有生

医院订阅哦~

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八,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的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无锡一棉纺织集团厂区已“忙碌”起来。在工厂的纺纱车间中,一排排纺织机器熟练地换纱锭、接线头,偌大的厂房中,除了机器外只有寥寥数人在从事巡视和简单操作,完全是一幅“鲜见人踪影,但闻机杼声”的画面。

创建于年的无锡一棉,曾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如今是国内棉纺织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共拥有60万纱锭、台织机,年产高档纱线3万吨、高档织物万米,年产值20亿元人民币。

在经历了智能化、精品化、精细化等“全方位改造”后,“百年工厂”无锡一棉如今也在思考如何寻找新生机、如何走好“下一个一百年”。

“今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因为我们企业‘一百岁’了,我们不但要做‘长寿’的企业,还要让这个企业有活力、有生机。”无锡一棉董事长、党委书记周晔珺说到,今年无锡一棉将围绕国际化、智能化、证券化、精品化、精细化这“五化”开展工作。

▲高度智能化的车间

周晔珺介绍,通过对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如今无锡一棉的生产效率在亚洲同类企业中领先,10年前每1万纱锭用工人,现在则只需要16人左右。企业出产的高档面料更是畅销国际市场,诸多国际一线的奢侈品大牌均是其长期客户。

“一直以来,纺织业被不少人认为是‘低端、低效、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但在我看来,越是传统的产业就越有生命力。”周晔珺说,无锡一棉计划这两年继续加强技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期实现每1万纱锭用工5至8人的目标,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偶尔有工人在进行简单的操作

无锡一棉摆脱传统产业“低端、低效”的印象,在用工需求上也有所体现。毕业于江南大学的员工李昊说到,现在无锡一棉对一线操作人员的需求连年减少,与此同时,对设备维护保养、技术研发等具有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高端人才需求日益增多。

“公司今年在埃塞俄比亚开辟新项目后,对我们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今后涉及远程指导、控制一块,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参与。”在无锡一棉工作了18年的裴申荣就职于信息研究中心,他坦言无锡一棉作为一个有着近一百年历史的老企业,如今非但不“迟缓”,还很“新潮”,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仍非常大。

裴申荣所说的“新潮”,是指无锡一棉今年首次走出国门,在埃塞俄比亚设立了新的纺织项目。

周晔珺说,今年1月中旬,无锡一棉(埃塞俄比亚)纺织有限公司项目已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区举行开工典礼,此举也标志着无锡一棉这个“百年工厂”开始走出国门寻找发展的新生机。

“无锡工厂部分状况良好的原有设备可以转移到非洲工厂使用,通过利用非洲工厂的土地、用电、人力等资源优势,不仅拓展了海外中端市场,也为今后布局海外奠定了基础。”周晔珺说,新的一年,“国际化”也是无锡一棉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据悉,无锡一棉(埃塞俄比亚)纺织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2亿美元,规划建设30万纱锭,分2期进行。该项目产品定位为中高档纱线,主要配套国内外高档色织、针织、家纺的产品市场,可提供0人就业、实现年出口创汇约2亿美元,最终形成中国建设、一棉模式、非洲生产、全球销售的格局。

(摘自:环球纺机)

赞赏

长按







































补骨脂素价格大概是多少
女人脸上长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fc/6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