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破万亿刚刚无锡最新经济数据出炉
近期,无锡市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这个数据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根据无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发布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达.02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5%,高于全省两年均速0.2个百分点。
这个成绩无疑点燃心中的“闯劲”和“干劲”,保持战略定力,这是前行路上无锡赢取胜利的最大底气。
图源:无锡日报
经济势头稳中有升
数据逆风飞扬
翻看三季度成绩单,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较大支撑来自工业经济势头良好,继续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
图源:无锡日报
“两新”产业继续引领发展,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9%,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迅猛,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产业产量增长均超50%。
图源:无锡日报
这组逆风飞扬的数据,在这个非常时期,弥足珍贵。多举措推进富民增收,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幸福感进一步提升。1-9月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9%。
图源:无锡日报
江南水乡,文化底蕴深厚
生态之城,宜居之都
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积淀的成果,而锡城的文化价值更是一块璞玉。相对于其他城市纯比快速化发展,无锡拒绝“千城一面”,懂尊重历史,更懂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无锡的富庶和精致,写在了历史长河之上。
它位于江苏南部,坐落于长江三角洲的平原腹地,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江河交汇的地理位置,塑造了无锡小桥流水的城市风情。
余年悠久历史,赋予无锡厚重的文化底蕴,有“鱼米之乡,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
图源:网络侵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无锡就已经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孕育出众多文人墨客,至今仍留存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行走于此,总能在不经意间与历史邂逅。
身边不少朋友,来无锡旅游,总有一个疑问,无锡的古建筑为什么保存得如此完好?街头巷陌里的气息,有历史沉淀,却让人感觉不到隔阂。明明是千年古建,但又感觉不到岁月沧桑。
无锡的江南美景,静谧且有诗意,难以复刻。
梅园四时花繁,为江南赏梅胜地;鼋头渚水环山峙,包孕吴越;灵山图画天成地灵形胜,是难得的佛国宝地;惠山更是被称为“江南第一山”。
无锡的春天,从梅园开启。梅园内拥有亩的梅花林,品种丰富多达余种、近万余株梅花。
玉蝶梅洁白素净,绿萼梅花如碧玉,宫粉梅薄施粉黛,朱砂梅浓妆艳抹……群芳竞艳,各具风采。远望一片缤纷,抬头是枝枝冷艳,低头是一片数不尽的灿烂。
图源:网络侵删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的樱花谷是世界三大赏樱地之一,与日本樱花有着平起平坐的地位。3万株樱花在这里齐齐盛放,漫天的粉色美得让人心波荡漾。
拈花湾,素有国内版小京都之称。隐于山水石竹之中,晨钟暮鼓,渔火晚唱,无处不是禅意,无处不是生活。
如今无锡成为长三角耀眼的中流砥柱,可谓是肥沃土地,寸土寸金。也正是在如此环境的熏陶下,在无锡人骨子里印刻着文化自信,让他们一辈子都舍不得离开。
强实力支撑,产业强市
无锡高起点谋篇布局
城市文化与产业相伴而生,一流的城建带动产业发展、人口导入,一流的项目也是推动城市持续发展最牢固的内生动力。
对无锡来说,“产业强市”是自己的王牌,其不仅是为城市指明发展方向,更需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更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骨架。
更重要的一点是,“产业强市”始终是贯穿无锡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可以看到决策层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
于是,我们能看到无锡为此战略所作出的努力: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这三大经济;着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打造具有强烈的区域标志性、行业标杆性,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高度的产业地标。
培育龙头企业、引进旗舰项目、集聚创新资源、打造标杆园区、用好优质资本。这套组合拳,无锡使的得心应手,拳拳到肉。
以近几年城市发展的的高光所在,经开区为例,他一路“进击”,见证了无锡的高速发展。
目前,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9个规模超千亿的产业,是无锡的实力,也是无锡的家底。无锡最强的是实体经济,贡献最大的是制造业。
对于这样一个又富庶又低调的无锡
生活在这里,真是满满的幸福感
无锡,欢迎你来!
以上为正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无锡日报,欢迎转发,谢绝转载。欢迎大家加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jq/1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