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最精华的九大园林都在这里简直美翻了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
园林,是以中国审美打造的“精致山河”
这些隐匿在无锡各个角落的园林宅邸
你了解多少?
1
说到无锡的园林,首推寄畅园,
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古典园林。
它既具有江南园林曲屈宛转、
布局妙造的特色,又借助山势,
融和自然,古朴清旷。
她深受康熙、乾隆两位帝王喜爱,
“寄畅园”三字就是乾隆的亲笔御书。
屋借惠山屏,径随惠泉转。谁道园中湖,却涵园外巘。
从一座疏野小园,出落为冠绝江南的天下名园,数百年间,这园子荒了、兴了……轮回中,激荡着几代主人起伏的命运。
——邱光平
疏水脉脉,清风明月,
千百年的古典,缤纷不老的江南。
寄畅园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漫步其中,远离都市的尘嚣与浮躁,
任阳光在肌肤上静然流淌,
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
2
梅园原是无锡荣氏的私家园林,
荣氏家族垂垂百年,是民族工商业的巨子。
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
老藤、古梅、新桂、奇石,
整个园子高雅古朴不失英气。
“揖古梅词搁绣窗,诗成更想曲成双。”
念劬塔是梅园的点睛之笔,
也是梅园的标志性建筑。
该塔建于年,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为母亲而建的纪念性建筑,
以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3
蠡园之美在于秀丽雅致,
桃红柳绿,微风拂面,
所有江南水乡的记忆都在这里呈现。
长长的柳堤,临水的长廊,
细巧的小桥,绚丽的轩亭,
好一幅“层波叠影,雪浪烟绿“的图画!
无锡蠡园与苏州拙政园、鲍家花园并称“江南三大私家名园”。早在民国初年,就建有简朴的“梅埠香雪”、“柳浪闻莺”、“南堤春晓”、“曲渊观鱼”、“东瀛佳色”、“桂林天香”、“枫台顾曲”、“月波平眺”等景点,号称“青祁八景”。
春风已到雕栏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4
吟苑公园,借来一座山的四季。
这里是典型的人造园林,
不仅山是假的,水也是借来的。
如果说锡惠公园、鼋头渚
是大家闺秀,气度非凡。
那么吟苑就好比小家碧玉、深藏不露。
粉墙黛瓦,错落有致,
亭台楼阁,古朴典雅,
有种宛自天开的独特韵味,
诱人发怀古之幽思!
这片闹市中的幽静之地,
也成为市民休憩聊天的绝佳去处!
5
年,由一些名流士绅倡议并集资,
在无锡城中心原有几个私家小花园的基础上,
建立了第一个公园——公花园。
该园自建立之初至今,
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收门票。
公花园里提笼架鸟,
那些悠然自得的鸣叫,
成了晨练者最动听的伴奏。
叫上一壶茶,携上三五好友,
闲话家常,看风景如画,
车水马龙,生活,如此惬意!
6
锦园原是荣毅仁伯父荣宗敬
在年庆祝60寿辰时兴建的私家园林,
因荣宗敬本名宗锦而得名。
该园建成后,声名鹊起,
许多文人墨客来锡游览,
第一站到梅园,第二站就是锦园。
锦园最引人处在荷花,
无锡人芮麟曾有诗《锦园访荷》:
“荷塘夕照影层层,水阁香来冷不胜。
难怪锦园无俗客,此花风骨竟如冰!”
解放后,荣家把这座花园捐献给国家,
后改建成锦园宾馆。
毛泽东曾多次来无锡,
两次下榻在锦园。
可叹可惜的是,如今锦园已不对外开放,
昔日的繁华和喧闹不再。
7
市中心的小娄巷深处,
有一处鲜为人知的私人花园——佚园。
园子的主人秦毓鎏,
是一位出身大族的世家子弟。
据说孙中山先生也曾为佚园题过名。
几进老屋环抱着一泓池水,
池边一株黄杨树如层层叠叠的云片垂挂水面,
假山亭台、楼榭清池,
一起见证着佚园的历史。
8
位于无锡市长大弄5号(大成巷附近)的云薖园,
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宅,
也是清末民初无锡四大家族杨家的故园。
当中这个“薖”字,很多人会误读为“过”,
或者误写成“迈”,其实应该读“kē”。
本义为草,又有广阔、美好、貌美的意思。
云薖园缔造者杨味云原名杨寿楠,
一生波澜壮阔,传奇颇多。
芳草萋萋的小径若隐若现,
周围是翠绿的藤蔓,肆意生长。
9
江南第一豪宅——无锡薛家花园
是清末无锡籍著名思想家、外交家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薛福成的大型宅第
楼台高筑,庭院深深,
花厅戏台,隔水听音。
园林小景与故居建筑结合在一起,
成为江南园林不可不造访之处。
讲到无锡的园林,
一个人就不得不提。
他是中国著名的造园大师、
古典园林专家——李正。
无锡人所熟悉的无锡寄畅园复建、杜鹃园、吟苑、鼋头渚賞樱楼、太湖三山仙岛都是他的精心之作。大师已去,园林犹在。当我们徜徉于醉人的山水园林,正是在领略李正先生建造的古典园林意境、滋养心灵。
素材来源于无锡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抢龙虾啤酒节门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hj/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