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ldquo一
近年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创建职业教育扶贫协作组织,打造扶贫工作体系,以连点成面,变“单兵”扶贫为“协同”扶贫为依托,以授人以渔,强化教育协作与精神家园共建为重点,以辐射带动,强化形成弥笃而优良的扶贫文化氛围为支撑,以优质输出,强化扶贫工作国际化发展为延伸,大力开展“一变三强化”职教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背景介绍在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扶贫工作尚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解读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对“精准扶贫”还存在狭隘理解,没有很好将“精准扶贫”理念及时引入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过程。二是深入研究职教扶贫的思路、办法、路径、举措还不多。对职教扶贫的内涵认知有时还仅仅停留在人财物资助等粗浅层面。三是围绕国家中西部扶贫要求,没有形成模式创新和集中优势,有时会出现“单枪匹马”或“各自为政”等现象。
二、具体做法(一)连点成面,变“单兵”扶贫为“协同”扶贫
早在年,学校就牵头成立“东中西部商科院校合作联盟”,搭建东中西部职业院校交流与合作平台,整合联盟内多所商科类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高职教育扶贫热点、难点、重点议题,讨论确定扶贫方向,制定扶贫方法举措,确定相应的资源投放主体,定向开展高职教育扶贫,逐步形成了连点成面、以点带面的扶贫工作局面。截止到目前,已有32所中西部职业院校结成了协作对子,签订了《校际对口互助框架协议》,一批批围绕产学研对接、教师互派、学分互认、干部挂职等项目纷纷落地。特别是联合开展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卓越师资队伍建设、探索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之路,协作参加全国、省职业技能大赛等,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年4月,商科联盟年会在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召开
(二)授人以渔,强化教育协作与精神家园共建
一是贯彻落实苏陕教育协作计划。与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力发展协议,两校将共建10个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团队、互派20名管理人员挂职、互派30名专业骨干开展专业建设、互派50名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等。两年来,双方通过共建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备选库、探索跨境电商与陕西特色农产品营销实践、指导提升技能大赛水平等项目,在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作。
二是贯彻落实江苏省人民政府“雪鹰通航”援藏项目。学校主动对接西藏“通航+扶贫”战略,联合若尔航空集团,免费接受来自西藏12位藏族贫困农牧民子弟飞行学员来校开展飞机航空技术学习和培训,全部顺利毕业并取得相关技术证书,托起了藏区贫困学子蓝天飞翔的事业和梦想,为西藏地区通航产业培养了亟需的飞行技术人才。
三是贯彻落实国家对口援疆战略。近年来,学校分两批接受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锡伯族、满族等5个少数民族的66名新疆籍普通高校毕业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乡镇公共管理知识岗前培训,提升了新疆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他们顺利走上乡镇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岗位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66位新疆籍学生已成为新疆霍城、克州地区一支重要的基层管理与社区服务干部。四是接受来自新疆、宁夏、河南等中西部高职院校领导干部挂职锻炼10余人次,为挂职干部安排了与其原岗位职责需求相匹配的部门、职位,让其牵头负责或直接参与学校改革建设发展重大活动、项目,促进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升素能。
年11月,学校与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力发展协议书
年6月,藏族贫困农牧民子弟在学校学习航空技术知识
年6月,学校举办新疆籍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班
年10月,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干部来校挂职
(三)辐射带动,强化形成弥笃而优良的扶贫文化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教育。年,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走进延安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恰逢当地百年一遇洪涝灾害,实践团成员临时改变计划,组成抗洪救灾志愿者小分队,来到延安市宝塔区北关希望小学灾民临时安置点进行救灾服务,期间学生志愿者结识了手部先天残疾患有尺桡骨畸形的王敬泽小朋友。
5年以来,学校一届又一届师生持续不断地通过结对帮扶、定期写信鼓励、组织募捐筹款、联系优质医疗资源、帮助协调免除巨额医疗费用等方式,让孩子恢复了健康,践行并阐释了关于仁爱之心的持续接力。
受这一弥笃而优良的文化传承氛围影响,学校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教师、学生组团赴四川、青海、西藏等开展支教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捐款捐物、定向捐助帮扶、募集募捐方式,对云南、贵州、四川、安徽等全国贫困地区的困难家庭、患病老人和儿童进行帮扶,营造了良好的扶助、扶贫文化氛围。
年3月,陕西延安贫困家庭王敬泽小朋友受学校帮助接受手术治疗
年2月,学校师生赴广西阳朔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四)优质输出,强化扶贫工作国际化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红豆集团合作,切实推进国家在柬埔寨西港特区援建的国家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建设,自年以来至今已派出14批教师赴柬埔寨西港特区国家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职教师资培育以及文化交流工作,共培训海外职业技能人才4万余人次;与红豆集团联合申办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在柬埔寨获批成立,是我国首个校企合作股份制应用型本科海外大学;先后招收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历教育留学生近百名,有益输出了中国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力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探索出了新的高度与视野,拓展了国际化扶贫的战略纵深。
年1月,中柬两国领导人出席学校与柬劳工部、西港特区三方约仪式
年11月,学校留学生毕业典礼在柬埔寨举行
三、取得成效一是逐步形成了连点成面、以点带面的协作型、整体推动工作态势,整合了优质资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模式。
二是为陕西、新疆、西藏等中西部地区,在社会管理、行业发展、经济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培养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技术技能精湛的管理服务干部人才。
三是形成了持续接力、辐射带动的弥笃而优良的扶贫文化氛围,使“精准扶贫”思想更加深入师生内心,“精准扶贫”行动更加坚定有力。
四是有益输出了中国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加强友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绵薄贡献。
四、案例启示一是在平台资源整合上,特别是要在运行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要全面梳理成员单位优势,形成外向型点对点、面对面的系统性结对帮扶机制,促成商科与其他学科、教育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
二是紧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要在主动研究智力扶贫的区域、层面、领域等需求上下功夫,要认真落实职教扶贫的宗旨、目标、举措、实效等“一体化”建设,真正实现扶智扶贫、精准扶贫。
三是在职教扶贫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性文化、接续性文化氛围的营造上下功夫,要切实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扶贫辐射作用,创建良好的职教扶贫文化氛围。
四是要在扶贫观念,特别是职教国际化扶贫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力度,勇于改革创新,拓展与加强中国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层面与力度。
来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郭幸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fc/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