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铁的城市,才有未来

前几天,“中国城市地铁排名”榜单出炉并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讨论热潮。

有一种说法是,有地铁的城市,才有未来。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通地铁?在参谋长看来,三个必要条件:中等以上的城市体量、充足的人口数和良好的经济状况。三者任缺其一的城市若要建地铁,都有“打肿脸充胖子”之嫌,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地铁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系统,对楼市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地铁线路的开通,对城市板块价值的提升是飞跃式的。从房产销售们的辞令中,我们就能清楚感受到,临近的地铁站对于楼盘项目来说是多么重大的卖点和核心价值。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全方位无死角地聊聊地铁和楼市。

有地铁的城市,才有未来

既然说有地铁的城市才有未来,我们就先来看看中国大陆地区,有哪些城市已经被列入了“未来之城”名单。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已经开通地铁的城市有34座,以首条轨道交通开通时间排序,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春、大连、武汉、深圳、南京、沈阳、成都、佛山、重庆、西安、苏州、昆明、杭州、哈尔滨、郑州、长沙、宁波、无锡、青岛、南昌、福州、东莞、南宁、合肥、石家庄、贵阳、厦门、乌鲁木齐、温州、济南。

此外,还有8座城市的地铁已经规划在建,分别为:徐州、常州、南通、呼和浩特、绍兴、洛阳、兰州、太原。

而近日新出的“城市地铁排名”榜单,则考察了两项数据。

一项是里程数,排名如下:

还有一项是客运量,排名如下:

参谋长认为,在这两份数据中,第二份其实要比第一份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客运量是和城市人口直接相关的,而里程数除了反应地铁线路的密集程度之外,还和城市面积有一定的关联。

以乌鲁木齐为例,尽管里程数排名并不算靠后,但日均客运量却比仅为倒数第二的贵阳的零头。如果结合城市面积和人口数据综合看待这两个排名,便能理解其合理性。乌鲁木齐的总面积为.3平方千米,人口却只有万人;与之对比,上海的面积是.5平方千米,人口为万。

最后看平均每公里客运量,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南京、深圳的地铁客运压力都很大,西安和南京已经超出了一线城市的每公里客运量水平。反之,昆明、宁波、厦门、东莞、贵阳、乌鲁木齐都处于很低的水平。参谋长在开篇就提到过,一个城市修建地铁的必要条件中,面积、人口、钱缺一不可,而对于城市来说,其地铁的修建里程已然超出了客运需求,有浪费资源之嫌。

由此看来,有地铁的城市才有未来,这句话说对了一大半。这也是为什么,当去年国务院52号文下发,轨道交通建设门槛提高后,许多三线城市会发出“路在何方”的悲叹。

但参谋长认为,这句话如果改成“真正有必要也有能力修建地铁的城市,才有未来”要合理得多。

地铁和房价

宏观层面已经说得足够多,但地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更值得细究一番。

地铁对房价的作用力,主要是通过提升城市板块的价值实现的。

一方面,地铁的开通直接拉升沿线的土地价值;

另一方面,地铁能够极大地拓展城市规模,甚至使得城市与城市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如上海地铁11号线的开通,使得昆山之于上海的地位发生质变,昆山房价再次跃升一个台阶;又如广佛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让“广佛同城”更快地落到实地,佛山的房价由此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毋庸置疑,地铁对房价的作用力,就是直截了当、简单粗暴的。

再具体一点,地铁能够为房价的涨跌传来什么样的信号?

1、地铁运载量反应区域热度

作为城市居民的最直接感受可能就是,早高峰时哪站最挤?晚高峰的地铁乘客又去了何方?

一份研究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关于地铁运载情况的大数据显示,以下几个与地铁关联的区域房价更具潜力。

中心城区外的各大商圈;

地铁换乘站及终点站;

工业园等产业聚集地。

各位读者也可以自行查阅自己所在城市的地铁热点图,从而找出城市人群聚集的区域,帮助自己形成对城市板块价值的判断。

2、地铁一定带来房价上涨吗?

答案是不一定。

第一,对于地铁的密集度本就已经很高的区域来说,地铁对于板块价值的拉升作用是极小的,这体现的是边际效应递减原理。

也就是说,当开发商以新的地铁线路即将开通为由抬高价格时,你一定要再作衡量。实际状况是,越是交通不成熟的区域,地铁投资对周边地区产生的效益越大,房价的升幅才越大。

第二,对于地铁的外围区域来说,房价有可能不降反升,这是地铁对周边住房的虹吸效应。

也就是说,沿线区域房价上涨和外围区域房价下跌可能同时发生,一定要把握好住宅和地铁站的距离,太远的楼盘可能会“反向”享受地铁带来的利好。

第三,地铁对房价的影响是有时间上的周期的,一段时间之后房价可能会下跌。

在地铁开通的规划出台后,市场预期向好,房价会迎来提振。而当地铁正式开通后,由于前期预期的透支,房价可能会迎来一段时间的调整期,而后才会再次发力。

因此对于购房者来说,地铁正式开通前的一两年,是购入沿线房产的最佳时机。

俗话说,地铁一响黄金万两。无论是对于某个城市,还是对于城市中的某一区域来说,这句话基本都能普遍适用。

与此同时,也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各位把上述几点铭记于心,不至于因为盲目追求“地铁房”而在错误的时机、错误的房子上付出过高的成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fc/15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