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河,赴江南一起感受无锡的发展韵律
无锡,一座改革开放的领潮之城。
·这里,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孕育了“华夏第一县”“神州第一郊”“天下第一村”;·这里,是发展方式转型的样本——以太湖治理为龙头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创造了转型升级的“无锡经验”;·这里,是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双轮驱动”,托起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无锡之韵,不止山水间!
1这里,有创新之韵
创新是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锡柴重型柴油机惠山基地,是一汽集团达到国际领先水准的重型发动机生产基地,自年建成投产以来,这里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方向,集成了世界一流的全自动生产线,以国际标准,制造中国高端动力之“芯”。该基地拥有世界四大领先技术,成功进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6DM系列重型发动机是发动机事业部“高端动力”的杰出代表,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优异的性能,连续多年蝉联国内销量第一。年,锡柴重型柴油机厂生产发动机14.38万台,同比增长45%,实现产值超78亿元,同比增长19%。
对于徐州而言,如何助推企业创新发展见成效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必修课”,而对于在徐企业而言,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更是一道“必答题”。此次无锡行,将为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战略目标带来新的启示。
2这里,有工业之韵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是上汽集团全资公司,也是上汽集团在全国首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商用车基地。截止年已累计投入56亿元,完成了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建设,建成拥有完整的整车生产线、先进的生产工艺、完备的检测设备、国内一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具备了年产整车20万辆的总生产能力,达纲后产值将超亿元。不仅如此,这里还成为第一家实施C2B战略部署的车企,形成了六个整车平台+新能源汽车业务+房车出行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整体体验方案,创造了业界瞩目的“大通速度”,先后成为APEC会议、G20峰会、青奥会、博鳌论坛等国际级会议的指定商务用车,形成了“国宾车”的产品形象。
今年以来,徐州高度聚焦“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大抓产业发展、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相信此次考察也将为徐州的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3这里,有科技之韵
华虹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亿美元,是华虹集团在上海以外的第一个集成电路研发制造基地。该项目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在无锡投资的第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项目,是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在江苏省落地实施的第一个12英寸生产线项目。一期项目自年3月2日开工以来,按照“无锡速度、无锡质量、无锡标杆”的要求,已顺利通线投产,跑出了“华虹速度”。
近年来,徐州把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与ICT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点,今年上半年,我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3.3%,其中集成电路与ICT产业产值增长61.9%,产业效能愈发显现。此次考察的华虹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作为行业领先的制造基地,如何取长补短、探索发展新路径,是此次代表团考察的重点一环。
4这里,有平台之韵
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经过十年的持续努力,无锡示范区建设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为进一步深化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更具前瞻性、长远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应运而生。促进中心正在加快建设2.6万㎡的创新载体,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物联网集群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无锡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无锡物联网集群跻身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列。
对城市来说,平台是引凤来栖的梧桐树,对企业来说,平台是发展的助推器,此次徐州党政代表团考察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就是要把脉平台建设,在人才与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
10月9日,无锡徐州南北挂钩合作联席会议在无锡市召开,两市签订南北挂钩合作协议。
未来,两市将更大力度开展园区共建、更高水平加强产业合作、更宽领域密切交流交往,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打下更为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推动两地繁荣发展、服务全省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壮阔江东潮,灵秀太湖韵。张力之韵、壮丽之韵、奔跑之韵,这就是无锡。“锡”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彭”湃于行!徐视融媒记者:李尧杨睿孙俊张云
编辑:孟繁宇
责编:渠峰
审核:张清尚健飞
监制:王经波卞海峰
总监制:冯仰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fc/1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