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为什么爱吃甜原来是有历史原因滴
身为无锡人,
小青梅从来都没有觉得无锡菜甜过,
只会觉得……
这菜不够甜,应该再加点糖啊!
菜太甜?不存在的!
但是根据《中国美食网络发展及趋势报告》所说,
十大最爱吃甜城市无锡只排第四。。。
广州、苏州、上海都在我们前面!
你问小青梅我怎么看?
我只能表示……
无锡人爱甜应该算是全国都出名的,
就说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国》
就特别介绍了无锡菜的甜,
里面就特地介绍了三凤桥排骨,
节目中介绍烧制排骨的时候,大厨放的糖几乎占了排骨重量的十分之一,这么一算的话,烧十斤排骨就相当于要放一斤糖了!!这种烧法在整个中国应该算是非常少见了,但这也不妨碍三凤桥排骨扬名四海,可见即使偏甜,这排骨也是好吃的~
除了排骨,小笼馒头也是无锡甜的代表之一
但是无锡小笼不仅个头大,肉馅大,而且放了很多的酱油,最厉害的是甜,苏州无锡地区口味非常甜,而无锡小笼馒头更是苏南的甜中之王,非苏南地区的人一般都很难吃得惯。
那为什么无锡菜这么爱放糖呢?
其实到如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经过研究,
以下说法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了。
多放糖好吃
就拿小青梅来说,如果端上来一个菜不怎么好吃,只要再放点糖,就会觉得明显比原来要好吃很多。
其实做菜的时候,放糖是有多种作用的。
调味:在烧菜的时候加糖,可提高菜肴的甜味;白糖也是万能“缓冲剂”,让一些菜不至于太咸、太辣、太酸或者太苦。另外放糖还能提鲜,起到解腻的作用,适合做肉菜的时候使用。
上色:糖可作糖色,其颜色以黄到红逐渐加深,这是一种纯天然的色素,且有一定光泽,让菜看上去更加诱人好吃。增香:食糖发生焦化后会产生令人愉快的焦香味,增加香味。
入味:糖能促进胶原蛋白膨润,让肉质更加软烂多汁,让菜肴更能入味。
交通发达
隋炀帝时期,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无锡古运河就是其中的一段,这段运河也就成为了南北运输的大动脉。交通发达了,无锡人自然也富起来了,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不像四川等地那么潮湿需要吃辣祛湿。糖在古代又是奢侈品,有钱才吃得起糖,所以就算无锡不产甘蔗,无锡人依然也可以吃到糖。
历史原因
无锡人嗜甜,历史上来讲,应该与宋室南迁至杭州有关。北宋文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将中国当时的口味分布概括为“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与今天的甜咸地图完全相反。南宋迁都后,将北方的饮食习惯一并带来。
典型的是小笼馒头,就是源自开封的灌汤包,因此在此之后变成了“南甜北咸”的局面。
特色菜都甜
其实说起来也跟无锡的特色菜有关,比如说最有名气的三凤桥排骨、无锡小笼馒头、脆鳝等等。这些菜都是比较甜的,那外地人来吃无锡菜一般吃的都是这些菜,那当然会留下无锡菜都是甜的这种想法了。
不说了,吃顿小笼包解解馋去~
-end-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小青梅综合整理
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照片,请联系我们以致稿酬
无锡新周刊旗下创意团队,
寻访本城文艺人、文艺事,
用一段性感的文字,
藉一种诗意的审美,
成就最小资的情调生活。
赞赏
长按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价格便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xw/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