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籍明代抗倭英雄墓志出土,曾带兵歼灭史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屡遭倭寇荼毒,为祸之烈前所未有。面对来犯之敌,海疆军民奋起抵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当时,一个名叫佘玄的柳州人,也曾多次领兵作战抗击倭寇。近日,随着佘玄墓志的发掘出土,有关他的抗倭故事,终于又鲜活丰满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兄弟皆有抗倭功绩

提到柳州佘氏,熟悉地方文史的读者可能知道:在备受后世尊崇的明代“柳州八贤”中,来自这个家族的佘勉学、佘立父子就独占两席。而且,佘家还是柳州本地最负盛名的书香门第——自明宪宗成化年间起,这个家族连续5代科场奏捷,直系血亲父子相传,进士、举人不胜枚举,可谓门庭显贵,代有才人。

佘玄生于明正德九年(公元年),在佘勉学的4个亲生儿子中排行老二。嘉靖十六年()、十九年(),他和哥哥佘亶先后考取举人功名,后来分别当过通判、推官。

幺弟佘立是在佘玄中举那年降生的,小时候哥哥就是他的老师。长大后,这个老弟也没有辜负哥哥的栽培和家族的期望,他先是在全省乡试中轻取头名成为广西解元,接着又在京城殿试中,以名列“天下第七”(二甲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高中进士,是古代柳州科考成绩最为拔尖的一位学子。

据旧志记载,佘立为官“清贞耿介、守己不阿”,不论人品、官声都广受称颂。他还曾以“国防部副部长”身份,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攘倭援朝战争中立功获赏,此事至今传为美谈。

与弟弟佘立相比,佘玄的抗倭功绩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此事散见于《皇明驭倭录》、《嘉靖倭乱备钞》、《江南经略》、崇祯《吴县志》等历史文献,在《明世宗实录》中也能找到他因抗倭有功而得到朝廷赏赐的记录,但在柳州及广西本地旧志中却没有只字提及,所以一直湮没无闻,家乡父老几乎无人知晓。

《皇明驭倭录》记载,佘玄、莫抑均因抗倭有功得到赏赐,被写在了同一条记录中。

围剿歼灭“最强倭寇”

那么,佘玄其人到底有过什么样的抗倭事迹呢?来看看史书上的记载吧:

嘉靖三十四年()六月,一股倭寇在浙江宁波的象山县登岸,随后流窜奉化、宁海、上虞等地,在绍兴城东的高埠镇被明军包围。当时,倭寇已经“困于绝地,几尽毙”,可是明军的一个大意,却放跑了其中最为凶悍、狡猾的多个亡命之徒。

这股逃倭一路奔窜,向西途经杭州城外,来到了严州府的淳安县境内。这时,倭寇因为沿途战损,只剩下了60多人,但他们却摆脱了明军的围追堵截,翻山越岭到了徽州歙县。由于内地守备松懈,倭寇如入无人之境,先后流劫绩溪、旌德、泾县、南陵、芜湖、当涂、江宁等地,出现在了大明陪都南京城的外郭城下。

当时,倭寇还剩53人,南京守军却紧闭城门,不敢应战。于是倭寇沿着外郭城墙,经大安德门、小安德门、夹岗门、铺岗等地,趋秣陵关而去。紧接着,又途经溧水、漂阳、宜兴、无锡,到了苏州城西北面的浒墅关一带,才遇上了能够给予他们沉重打击的明军部队。

据《明世宗实录》记载,这股倭寇在80多天里“经行数千里”,杀死、杀伤官员、兵士、百姓达四五千人。最终,在苏松巡抚曹邦辅的亲临督战之下,明军部队在苏州府境内连番追击、合围歼敌,将最后53名凶悍倭寇“荡灭无遗”。

近些年来,相关话题多次引发网络热议,甚至有网友冠之以“史上最强倭寇”之名,而在当年参与围剿并最终全歼强敌的明军官兵中,就包括了柳州人佘玄(时任苏州府通判)率领的一支战队。

夫人病逝带丧杀敌

不过,古籍文献中有关此次抗倭作战的记载都较为简略,佘玄的名字,也只是被提到而已,并没有太具体的描述。佘玄墓志的重新发现,不仅更为详细、生动地描绘出了他在此次抗倭作战中的英勇形象,还记载了他在苏州府通判任上与倭寇周旋、战斗的其他事迹,很多内容都是首次为世人所知。

据了解,佘玄墓志铭是在柳州市鱼峰区一个村子附近的山上被发现的,有村民上山看到后,拍下照片发到了本地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xw/151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