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市这个小镇,人口81万,享有
和桥镇隶属于无锡市宜兴市,位于太湖之滨,是江苏省重点镇,是宜兴市四大镇之一,多年历史的江南历史文化名镇,古来就是“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的繁华商埠。和桥镇面积.34平方千米,总人口8.1万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享有小无锡的美誉。
和桥全面对外开放,投资环境小中见大。工业区内厂房鳞次栉比,成为备受中外客商青睐的一方风水宝地。和桥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人称“教授之乡”。为国家孕育了大批杰出人才,拥有和桥籍的专家、教授达多人,两院院士9名。以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手植西府海棠而闻名的海棠园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地理区划
和桥镇位于宜兴市北部。东连万石镇,南靠屺亭镇、高塍镇,西至滆湖,北与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寨桥镇交界。和桥的区位优势天造地合,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苏锡常的发展,都无形地影响并引领着和桥的发展进程。和桥镇与沪宁杭三大都市几乎是等距离的。立体、环形交通,让良好的区位优势如虎添翼,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和桥镇辖劳动社区、兴业社区、生建社区、南新、海棠社区5个社区和同里、北庄、湖滨、大生、永兴、西锄、王母桥村、中巷、北新、闸口、福巷桥、钟溪、北渠、楝树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横街30号。
镇名由来
和桥镇古称鹅洲,据地方志记载:传说公元前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为逃避迫害,他伪装渔夫,偕西施驾一叶小舟,载着鹅鸭,弃官逃亡。一天路过“和桥”,夜宿和桥下塘南首五指河畔,将鹅鸭放在滩上喂养。后世文人雅称那里的鹅鸭滩为“鹅洲”,从此,“鹅洲”代称和桥。
又相传宋时邵氏兄弟不和,经乡邻相劝,合建桥以示和好,取名和桥。镇以桥名。
经济发展
和桥镇各产业协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每年按30%左右的速度递增。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果。和桥镇水产围网面积1万多亩,内塘水面积3万多亩,盛产湖蟹、中华鳖、青虾、鲌鱼及蚌珠等农特产品。和桥镇工业已形成纺织制衣、环保机械、精细化工、电子陶瓷、汽车配件、塑胶制晶为主的产业体系,部分产品已达到国内外科技领先水平。
私营经济发展迅猛,第三产业态势凸显,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客商在和桥投资兴业,外向型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文化名人
世人把宜兴称为“陶都”和“教授之乡”。而事实上,紫砂陶瓷主要产于宜兴的丁蜀镇,而宜兴的名人、教授出得最多的要数和桥镇了。和桥是位于宜兴北部的一座大镇,近现代以来有名的书香之地。和桥镇志办统计:和桥籍的在世的各类专家教授有余名,两院院士宜兴共有17人,其中和桥籍的就有4人,而曾在和桥读书的有7人。拿和桥高级中学来说,除了两院院士外,还出过将军16名、大学校长22名、专家教授余名,“七院士十将军同出一校”、“一校七院士、一门十教授”传为佳话。
获得荣誉
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新型示范小城镇”、年被评为“中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年又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中国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受到国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xw/1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