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甜而往最甜在无锡
溯「甜」而往最甜在无锡
无锡的物产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接下来本文从无锡的传统习俗、节日文化、传统戏剧、最美景点、饮食文化方面,带你看尽无锡盛世之景,饱赏地域文化特色。传统习俗
无锡的习俗有在新年贴桃符、门补、春联,挂钟馗象。无锡的元宵节早晨吃熯糕(煎年糕),考究的吃荠菜熯糕。无锡的习俗还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
无锡的习俗还有夏至吃馄饨、七月三十插棒香、中秋节吃糖芋头和麦饼等。
在无锡,春节期间亲友见面要说“恭贺新喜”、“恭喜发财”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
节日文化
无锡除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等传统的节日,一年四季的节庆活动也多不胜数,且这些节庆活动都融入了精品酒店、乡村民宿、特色文创、旅游创客、主题演艺、游戏休闲、运动健身等概念,节庆活动类型和内容丰富。
主要节庆活动有:泰伯庙会:2月4日-6日,锡山区梅村镇无锡国际梅文化节:3月,梅园无锡阳山桃花节:3月-4月,阳山镇西高山庙会:4月19日-21日,吴文化公园樱花之旅:4月-5月,鼋头渚宜兴陶瓷艺术节:5月,宜兴市各景区太湖旅游节:9月-10月,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农历三月初三)。
传统戏剧
锡剧旧称滩簧,起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无锡、常州一带的叙事山歌“东乡调”。锡剧以唱为主,曲调优雅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别具江南水乡风韵,为江南地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锡剧在发展到古装戏为主后,主要参照京剧的表演程式和艺术手段。部分剧团还聘请京剧和昆剧演员进行辅导,学习京、昆的舞蹈身段、形体动作,向载歌载舞、唱做念打方向发展,但一般仍以“唱”为重点。锡剧代表剧目有传统戏《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孟丽君》、《珍珠塔》、《双珠凤》和现代戏《红花曲》、《海岛女民兵》等。
最美景点
无锡排名第一的景点莫属太湖风景名胜区了。无锡太湖景区湖水温情而灵动,水面丝绸般的光滑,丛丛芦苇,以及湖边的小镇楼阁绘成了一幅极具水乡风情的画面,有优美的沿湖景观。太湖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岛屿的山水景观为特色,是一个以山水组合见长,具有中国吴越文化传统和江南水乡特色,适合开展游览、度假、休养、水上运动和科学文化等多种活动的天然湖泊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饮食文化
无锡菜点在制作工艺上也注重情景交融的运用,菜肴配色和谐,造型绚丽多彩。无锡的传统菜点“梁溪脆鳝”、“无锡酱排骨”、“镜箱豆腐”、“太湖船点”、“天下第一菜”、“太湖白虾”,“醉蟹”,注重了太湖水乡风情的借用,充分体现了无锡菜点的文化内涵,注重与生活、与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充分显示了无锡饮食文化追求美、起点高的特点。
打开大众点评,排名第一的就是这家品味楼?醉卤工坊?无锡菜了,无锡的传统菜点在这家都能吃到。这家店位于南长街巷子深处,印证了“好酒不怕巷子深”这句话。现在这个时节到无锡,是一定要吃醉蟹的,为了方便食用,上桌时店家会帮忙对半分开,汤汁泡着油油的蟹黄,酒味和甜味都恰到好处,能够品尝到蟹肉的丝丝甜味。
无锡酱排骨也是来无锡必吃的,这家的无锡酱排骨选用的都是超棒的肋排部位,色泽鲜亮,肥瘦相间,热乎乎口腔中充满香甜。
来无锡早饭怎么能不吃无锡小笼包和开洋馄饨呢?我们来到一家老字号,位于中山路的王興記。
无锡小笼包,当地人又称小笼馒头,以皮薄卤多而誉,遍布沪、宁、杭一带,是江苏无锡地方传统名点,已有百年历史。它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馒头紧酵皮薄、馅多卤足、鲜嫩味香。点了一份,尝了一口,肉质很香,汁水充盈。无锡小笼包算是咸甜口,这种味道不容易把握,但这家店的小笼却可以很从容地达到,或许是无锡人更懂得糖的运用。
开洋馄饨的主要材料是开洋,即去皮晒干后的海虾,因此取名为开洋馄饨。这家的开洋馄饨量足个头大,馅心味道咸淡适中,皮子爽滑,配料多。
每一座城市,
都有一个独特的昵称。
这个昵称,就藏在每一座城市独特的历史风情之中。在江南,太湖是一个美字,运河是一个古字,味道是一个甜字,能将这三字蕴于一身者,无锡而已。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xw/1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