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丨无锡宁,这些端午老风俗你还在延续吗
今天端午,小新收到了粉丝这样的粽子当礼物
﹀
﹀
﹀
今天端午!小长假的开始
(3天也好意思叫小长假?
哪里“长”了?把“长”字去掉!)
端午小假的开始,天气是这样的:
雷阵雨!雷阵雨!雷阵雨!
记得出门带伞
◆◆◆◆◆
有这么个谜题一直未解:
端午的由来到底源自哪里?不是屈原?!
小新听过最新鲜的理论就是:端午来自白蛇传?
什么鬼?
人家只是端午节给白素贞喝了一杯雄黄酒,再说那时的宋朝已经有过端午的习俗了!
所以,端午来自白蛇传纯属瞎扯!
还有这么几种说法:
端午驱瘟除疫说
端午躲避兵灾匪祸说
端午纪念地方功德人物说
最常见:纪念战国时代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说
真相是什么呢?有这么一种说法,较为信服(仅供参考):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而且!
吃粽子貌似也和屈原没关系:
早在春秋时期就吃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屈原可是战国末期的人物了,看过《芈月传》的人都知道!
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当代少年们,你们知道端午的正确打开方式吗?
今天小新就充当老人
给你们扫盲一番
吃粽子粽子南咸北甜。北方的粽子,以红枣甜粽为主;南方的馅料则更为丰富,豆沙、鲜肉、火腿、蛋黄……总之,咸味是主打。每到端午节前夕,无锡的奶奶外婆们就忙碌开来,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围拢来几张小藤椅,满目青绿的粽叶,晶莹的糯米,傍晚,就飘来了香气。鸭蛋络子鸭蛋络子,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悬挂菖蒲端午节这一天无锡人会在门上悬挂用红绳扎成的艾草菖蒲,上面还有几个用丝线缠绕的大蒜头。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认为可以驱邪避害,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吃五黄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黄酒。中医认为,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结合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提升精力,吃五黄便由此而来。PS:古时候,五黄餐可是富人才有的排场哦~
手工香囊除了颜色艳丽做工精美,小香包里的所放的药材也十分应景。里面放艾草、香草和雄黄粉。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点黄雄酒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赛龙舟无锡地区的划龙舟是很有讲究的,有很强的地域特色,称之为“蓉湖竞渡”。竞渡的地点选在北塘黄埠墩一带,因为这里是古芙蓉湖所在,水面较其他河道开阔,距离北门也不远。不过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
最后
祝大家端午安康!
(切记不能说“端午快乐”哦,具体理由戳下图)
不谢!
综合:最爱大北京网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jq/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