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百年江苏组工那些事一镇一院一产业

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丁汉院士团队获评无锡市顶尖人才团队,并得到1亿元的顶格资金支持。

这一奖项的背后,是无锡市惠山区围绕地方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引进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建立产业研究院,逐步形成“一镇一院一产业”模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

据统计,年,惠山实现GDP约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8%。

惠山是全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工业企业超过万家。但本世纪初,全区产业结构偏重,企业规模整体偏小,面临着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阵痛”。

如何让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借助科教资源“化茧为蝶”?年底,惠山尝试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江苏风电设计研究院,拉开了该区与高校院所合作的序幕。

与人才攀“高亲”,要靠政府搭平台。惠山鼓励各乡镇(街道)围绕支柱产业创新需求,有针对性地与相关高校院所合作,引入优势学科共建产业研究院,为企业技术创新开辟新通道,更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政府出资金、出场地,高校院所带资金、带技术入股,实行市场化运作。”这就是惠山“一镇一院一产业”的“核心机密”。年4月,与叶林院士团队合作成立的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在堰桥街道揭牌,成为该区第14家由乡镇(街道)与高校院所共建的产业研究院。

这些建在中小企业“家门口”的产业研究院,最大特点是“私人订制”。产业研究院充分整合“政、企、研、社”等多方创新资源,以人才驱动产业,以智力引领创新,为惠山产业腾飞装上“强引擎”。

在“焊管之乡”钱桥街道,东北大学无锡研究院以冶金升级换代为主,辐射多家金属加工制造企业,推动冶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在新材料企业集聚的玉祁街道,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研究院以金属材料表界面处理、膜材料、晶体材料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已为多家中小企业提供难题攻关、工艺修复、新产品开发等服务。

建院已9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联手惠山经济开发区(长安街道),以机械、电气、材料、光电等领域为合作重点,建立了20多个技术和服务团队,累计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项,合同金额接近2亿元。

近年来,惠山深化“一镇一院一产业”内涵,以产业研究院为龙头,突出院士领航作用,培育产业人才集群,布局形成了“院士经济走廊”。目前,全区14家产业研究院集聚了中外院士16人,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专家40人,累计引入高精尖项目和团队超过50个,拥有稳定的高水平研发队伍多人。

通过“一镇一院一产业”平台的引育,广大创新创业人才正成为惠山自主创新的领军力量,奋力推动“惠山制造”向“惠山智造”转变。

(徐玉军徐荣娣)

本文来源:中国江苏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jq/13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