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华文脉,写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篇

白癜风是缺少铜吗 http://m.39.net/disease/a_9111264.html
江流万里不息,千年文脉不绝。数千年文明发展,中华民族生产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治理智慧,为克服艰难险阻、书写辉煌史诗提供了思想营养和精神支撑。“致广大而尽精微”,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引用《礼记·中庸》之语揭示成事之道,展现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高超的发展智慧。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年1月,党中央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赓续中华文脉,弘扬长江文化。随后,江苏提出高质量推进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南京提出努力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中的璀璨明珠。“尽精微”而能“致广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从空中俯视经过五期环境综合整治的小桃园,长6公里的环护城河绿道全线贯通,远处的长江、阅江楼、绣球公园等美景一览无余,彰显出“山、水、城、林”的景观结构。

中华文脉是一条

流动不息的文化长河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奇崛文脉。和黄河一样,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六千余公里奔腾不息,五千年文脉绵延不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文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与灵魂。“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化是浸润一个民族的特有基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最为独特的标识。如逶迤流淌的长江,历经数千年,中华民族积淀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文化源头,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成为我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根基。

长江文化是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一根核心命脉。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像一根珍珠项链镶嵌在国土空间,极大促进了中国东西部文明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促进了沿岸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辽阔的自然地理区域生成了特殊而多样的文化景观与人文精神,巴蜀文化、两湖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等统一集结为长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力量与主要能量。开放包容,浪漫自由,精勤内敛,家国天下,创新超越,长江文化多元一体。长江文化是流动不息的文化,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山脉,长江就是生生不息的命脉。

江苏文脉是长江文化独具魅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一支重要血脉。江苏地处我国东部,平均海拔为全国最低,长江横穿江苏东西,又有大运河纵贯南北,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平原辽阔,物产丰饶。稻作生产历史悠久,淮扬、苏锡、金陵和徐海四宗饮食文化并呈,宋锦、云锦天下争秀,陶瓷、漆器名闻宇内,园林、文章、艺术誉播海外。不尽长江滚滚来,吴韵汉风之际更见“鱼米之乡”与“锦绣江南”。江苏文化与中华文明、人类文明相通,江苏文脉联通历史、联通地域、联通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生命与生活。江苏文脉传承,留得住记忆,唤得醒乡情,进而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

礼敬长江是国家文化公园

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长江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标志性象征,礼敬长江是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基本出发点。“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jq/13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