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和珅六下江南,前4次自掏腰包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545.html

乾隆六下江南,其实是有一个分水岭的,那就是第五次下江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四次下江南的时候,和珅还没有出道,所以目的完全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把乾隆六下江南,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到第四次下江南,以及第五、第六次下江南。区分的原因主要是和珅的存在与否。

虽说和珅早在年就出来做官了,但是真正发家致富,还要算到年,这一年他31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这一年他已经是御前大臣,乾隆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同样是这一年,乾隆皇帝开始了第五次南巡,这一年乾隆皇帝70岁。

第一次到第四次南巡,政治目的是相当强烈的。

很多人觉得乾隆是个玩世不恭的皇帝,一辈子除了吹牛以外啥也不干。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能够稳坐江山60年的皇帝,历史上还真挑不出几个来。

乾隆显然是其中最幸福的一个,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人口最多,也是相对最富裕的时代,因此他这个逍遥皇帝,当得实在是太爽了。

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南巡记》

所以说你说乾隆啥也不干,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那大清朝早就在他手里败掉了,所以说乾隆皇帝还是干了不少实事的。

比如说前四次下江南,乾隆皇帝的政治意图十分明显。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南北融合,使得国家安定。

第一次南巡,年,也是乾隆16年。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因此乾隆也想效法先祖,第一次南巡发生在乾隆16年。主要路线是沿着大运河南下,到达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以及杭州。

期间陪同的有皇太后,大量妃嫔,多人的随驾护卫,规模相当浩大。那么这次过来他做了些什么呢?

乾隆这次最大的手笔就是来免除赋税的,当时江苏地区欠了国库赋税万两,全部被乾隆给免除了。此外安徽地区欠的30多万两、浙江地区的30万两,也都被乾隆给免除了。

为什么官员们那么喜欢乾隆下江南?就是这个目的。乾隆来了以后可以帮他们减轻负担。不过你以为老百姓的负担会减轻吗?那就错了,因为官府对老百姓照旧收税,只是收上来的钱,不用上交朝廷罢了。

因此一路上吃喝玩乐,全部由各地官府安排,花费了不少钱。乾隆这个时候有钱啊,老爹雍正改革有成效,所以乾隆大笔一挥,各种报销,使得官员们又捞了一笔。

第二次南巡,年,也是乾隆22年。这一年乾隆48岁了,他是个大孝子,这次南巡依旧带上了自己的母亲皇太后一起出来。这次南巡乾隆干的事情可就不少了。

首先乾隆拜访了无锡学者顾栋高,拜祭了孔林,浏览范仲淹高义园,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尊敬,让世人知道,他们满人皇帝,是重视中原文化的。其次乾隆前往江宁府,拜祭了明孝陵里的明太祖朱元璋,这意图就更明显了,那是为了告诉天下汉人,满汉是一家人,前朝皇帝也是受他们尊重的。再者在嘉兴、石门镇阅兵,这一招也是很出色,表面上是自己想看看南方的军备力量,实际上是为了向南方人展现大清的实力。最后依旧是撒钱,这是大家最喜欢的一个项目。乾隆视察徐州河工,将积欠的种子、口粮全部免除,又在孙家集视察提工,撒钱用砖砌河堤。此外还免除了苏浙皖三省21年积欠下来的粮款,免除浙江漕银20多万两。

第三次南巡,年,也是乾隆27年。这一年乾隆已经52岁了,这次南下主要目的依旧是为了收拢人心。撒币事业再次开启,他免除了苏浙皖在乾隆22年到乾隆26年这几年的欠款,同时免除浙江漕银27万两。

同时,乾隆亲自视察了海宁地区的堤坝,因为从乾隆25年开始,大量堤坝被海潮冲毁,一旦海宁失守,那么周围的苏州、杭州等赋税重地,可就保不住了。

为此乾隆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亲自视察了该地区的海潮防务,并且再次花大价钱修筑堤坝,确保江南地区的安全。

第四次南巡,年,也是乾隆30年。这一年乾隆已经55岁了,但是他精力依旧很旺盛。带着皇太后从北京出发,到达山东德州,继而进入江苏地区,终点为杭州。这是乾隆南下时间最长的一次,长达天。

这一年乾隆以游玩为主,在苏州、镇江、杭州等地留下了大量墨宝,看了若干美景,心情那叫一个相当爽啊。也正是如此,才让他对江南念念不忘。

不过期间也做了点正事儿,比如检查了海宁堤坝、洪泽湖高堰大坝,检阅了福建水师,祭奠了朱元璋的明孝陵,参观了江南织造机房等。

可以说这一次是半游玩,半做事的旅程,过程虽然长了一些,但是也是最值得留恋的一次。当然了这次也没有忘记撒币,见面了江苏、安徽合计万两的赋税,以及浙江13万两的赋税。

第五和第六次南巡,乾隆摊牌了,朕就是来玩的。

第五次南巡发生在年,也就是乾隆45年。这一年的乾隆已经70岁了,就这样还没忘记江南的美景,这次主要是和珅做了安排。

和珅多聪明啊,一分钱没让皇帝花,地方官员们屁颠屁颠地各种打造行宫,负责沿途的开销,乾隆心里很满意,所以更加重视和珅。

第六次南巡是在年,也就是乾隆49年。这一年乾隆已经74岁了,依旧在和珅的陪同下南下。和珅利用南巡的机会,给大量地方官员提供的晋升的机会,可以说是三方面都好。乾隆皇帝不花钱了,和珅收买人心了,地方官员得到提拔了,这不是三方都高兴吗?

总结:乾隆前期还是可以的,后期糜烂了。

乾隆皇帝前期还是很勤政的,前四次南巡,至少带有很多政治目的。比如说巡视河堤,收买人心,重视文化教育,检阅部队等等。

可是到了后期,乾隆也就糜烂了,在和珅的怂恿下,乾隆过上了奢侈无度的生活,从而毁掉了年轻时期的种种政绩。

参考资料:《清史稿》、《南巡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hj/14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