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运河绝版地历史视野下的无锡运河江苏地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第31期“江苏方志大讲堂”来啦!

无锡,一座充满温情与水的城市。多条河道,遍布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涓涓流水间深藏着无锡的细腻与柔情,那么,奔涌浩荡年的京杭大运河,流淌的则是无锡千年文化的精髓与脉络。江南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年前,吴王夫差疏浚“古吴水”。千百年来,运河沿岸米、布、丝三业交易兴旺,逐渐发展成“米码头”“布码头”和“蚕丝市场”。穿梁溪而过的运河之水,载着米码头的五谷、布码头的丝绸,传承着百年工商基因。可以说,正是舟楫往来的桨声灯影、南来北往的川流不息带来了无锡的生机勃勃,也带来了异常丰富的运河文化。因此,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对无锡来说极具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本期大讲堂邀请到国家一级作家、《大运河传》的作者夏坚勇,文保专家夏刚草,运河文化研究者富耀南,无锡市档案史志馆原四级调研员龚伟,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方志工作部负责人樊锡刚,以及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瞿立新,以访谈的形式,从方志、史学、文学等角度,讲述奔流古今的无锡运河,阐释无锡运河的价值精髓,以期为古运河的保护、利用、开发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撑。

访谈嘉宾主持人

瞿立新,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访谈专家

夏坚勇,国家一级作家,著有《旷世风华—大运河传》《湮没的辉煌》《庆历四年秋》《绍兴十二年》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誉为“当今文化大散文之集大成者”。

夏刚草,无锡市文管会原研究员,著述丰硕。

富耀南,原无锡市委党史办副主任,长期以来致于运河文化研究。

龚伟,无锡市档案史志馆原四级调研员,运河文化专家、党史专家。

樊锡刚,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方志工作部负责人,曾主编《无锡史志》《无锡读本》《明月山川—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与无锡》等,无锡运河文化研究者。

主讲内容

一、轨迹篇——无锡运河奔流古今

1、泰伯渎是无锡步入运河时代的起点。元《无锡志》所载“泰伯渎长八十里,阔一丈二尺,深四尺”“此渎始开于太伯,所以备民之旱涝,民德太伯,故名其渎,以示不忘”记录了泰伯渎的开凿情况。

2、吴古故水道穿越后世无锡古城。无锡是吴古故水道的策源地和肇兴地。吴古故水道的动工时间比吴邗沟、吴百尺渎、越山阴古水道、秦陵水道都早,比隋大运河的江南河早了约年。

3、黄歇“立无锡塘治无锡湖”使吴古故水道与芙蓉湖涯际初分。黄歇治吴,重在治水。《越绝书》载:“无锡历山,春申君时盛祠以牛,立无锡塘。”“无锡湖者,春申君治以为陂,凿语昭渎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凿胥卑下以南注大湖,以写西野”。这是黄歇开治理芙蓉湖先河的最早文献资料。

4、隋唐宋是无锡运河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唐代无锡运河得到快速发展。唐代颁布中国最早的治水法典——《水部式》,从国家层面规范治水治河。宋代是无锡运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元《无锡志》云:“运河,东南自长洲县界望亭,入本州界(元代升无锡县为州)。行四十五里,越州城,迤逦西行四十五里,至五牧口,出晋陵县界。”从中可以看出,与吴古故水道比,运河无锡段起讫和走向都发生了变化。

5、元明清无锡城区运河先后形成“一段三线”“一河二县”的独特格局。明嘉靖间无锡城区运河由穿城为主变为“一段三线”格局。清雍正分县导致无锡运河的“一河二县”状态。

6、新中国成立后无锡运河迎来发展新纪元。先后制订多项规划、规定,实现航道维护、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

二、人文篇——先哲前贤辉映波涛

1、德义文化。泰伯和季札礼让天下的至德高风,为古代中国封建王权的交替提供了一种和平样本,也为无锡的运河德义文化涂染上了最初的底色。而无锡人在德义文化方面除了宽广的谦让格局和忠贞不贰的刚毅品格,还在滋养血脉亲情、乐善好施、为民造福等方面,充分展示出了柔情似水的家国情怀。无锡人在运河德义文化方面表现出来的孝行、善行,被一代代无锡人推升到了令人仰视的精神高度。

2、东林文化。东林人士的政治态度和主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强烈要求改变宦官专权乱政的局面,主张朝政公议;二是恢复中央六部的权利,使国家得以正常治理;三是反对皇帝派矿监税吏到各地残酷掠夺(残杀赵焕事件);四是主张重视农业,也重视工商业,降低税收;五是反对科举舞弊行为,破格录用人才,等等。号召人们关心时事,为国尽力,也就是顾宪成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中表达的政治思想和家国情怀。

3、书香文化。泰伯奔吴和季札与孔子传播周礼,可视为无锡书香文化的源头;东晋时期无锡人顾恺之和迁居无锡的王羲之,为中国书画艺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隋唐宋以后的科举制度,促使无锡崇文重教,人才辈出。

4、工商文化。运河两岸民族工商业遗产众多,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地发祥地,由此形成无锡工商文化。能工巧匠,源远流长;四大码头,腾达海内;民族实业,铸就辉煌。从手工业发展到民族工商业繁荣,无锡工商文化不但直接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蕴含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三、遗珍篇——沧海桑田古韵犹存

1、大运河的骄子——无锡城。无锡城是由这条黄金水道孕育而起的,无锡城的街巷、道路,是在大运河两岸及其支流岸边逐步建起、发展、延伸起来的,最后定型为龟背形状的格局,大运河在无锡穿城而过。到了明嘉靖以后,大运河主航道又改从城东和城西环城而过,形成了“千里运河独此一环”的景观,使得无锡运河在全国运河沿线城市中魅力独具。

2、运河两岸山青水秀的独特景观。惠山、锡山、芙蓉湖、太湖风景名胜区等。

3、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段点之一。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北起吴桥、黄埠墩,在江尖渚分为两支,抱城而南,在南门外汇合,经南水仙庙前,到下甸桥附近。全长约14里。开凿年代早,且河形没有多大改变,历史风貌犹存,文物古迹众多,较好地保持着历史的原真性,“是南方城区段运河的典型段落”。

4、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世界文化遗产的段点之二。街区内,古塔古庙、古坊古桥、故居古碑、古亭古窑,随处可见。店招布幌如云,游人顾客摩肩接踵,街市非常繁荣。

5、沿河古镇各有特色。吴文化的发祥地梅里古镇,大运河入境第一镇——洛社古镇,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单的惠山古镇,“中国民族工商业首户”荣氏兄弟的家乡荣巷古镇,鹅湖之滨的荡口古镇。

6、名人故居熠熠生辉。近代思想家、外交家、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薛福成故居,著名民间音乐家阿炳故居,无产阶级革命家秦邦宪故居,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故居,著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故居。

7、学宫书院学子莘莘。无锡县学旧址,东林书院旧址。

8、民族工商业遗产众多。茂新面粉厂旧址,永泰丝厂旧址,开源机器厂旧址,北仓门蚕丝仓库旧址,无锡县商会旧址,惠元面粉厂旧址,丽新纺织印染厂旧址。

9、已经消失或堙没了的重要遗迹。大运河水工设施:五泻闸、莲蓉闸、斗门闸、北塘至石塘湾的石筑长堤;北塘米市和三里桥;大运河无锡段的驿传设施:北塘接官亭、南门外锡山驿旧址、五牧驿站旧址、下甸桥对岸的十里亭和急递铺、新安急递铺。大运河无锡段的漕运设施:无锡漕运码头、亿丰仓和东仓旧址。

10、文物古迹、珍贵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建立大运河无锡段的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两园三带十五个点。

四、标识篇——岸崖高峻雄视长河

大运河无锡段集中了很多十分宝贵的高品位文化资源,这些年来,无锡将历史文化与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吴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等融合起来,统筹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河道水系治理、文旅开发等,但无锡的“运河城市”标签在外界知晓度还不够。要进一步挖掘和扩大这方面的宣传,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特别是大运河文化的无锡故事,让大运河无锡段成为更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END-

审核、发布:高红强

美编:张一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hj/12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