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项目介绍无锡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

据史料记载,道教传入无锡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无锡历史上最悠久的两座宫观,璨山明阳观始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公元年—年)。

唐宋两朝,无锡道教非常兴盛。明清以来,道教在无锡乡村依山傍水处修建了许多宫观,这些宫观与无锡的古老文明史相结合,形成了气候,也形成了规模,据《金匮县志》记载解放前无锡道观有百余座。

无锡道辈传承谱系属天师、西河,且传承道脉非常清晰,绵延至今。因此,所作斋醮科仪,均为天师派祖庭龙虎山的模式,同时充分吸收了上清派祖庭茅山特式,并与无锡地理民俗,风土人情亲密接触,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方言特色的无锡道教科仪。

无锡道教音乐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类:

(一)腔口(声乐)

腔口即道教登坛法师的演唱部分。按照斋事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场合,无锡道教所用的声乐体载主要有赞颂,步虚、咒、道、朗念等格式,有独唱、一唱众合、齐唱等多种形式。

(二)梵音(器乐)

梵音乃清净纯洁之音乐,在苏南正一派道教中,是指用于道教斋醮仪式场合,以板鼓、丝竹、乐器演奏的独立乐种。

(三)锣鼓(器乐)

锣鼓亦称十番锣鼓,是无锡道教音乐中有别与梵音的另一门独立乐种,它们虽然用于做道场,但是在乐器配置、套路整合、演奏风格与斋事用法方面均不相同。

无锡道教音乐以其悠久的历史,浓郁的地方特色,宏大的规模精到的套路,远及海内外的影响,而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宗教音乐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年6月无锡道教音乐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无锡道乐演奏一般都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时进行,即道教斋醮科仪,其受众大多是宗教信仰者。百姓遇婚丧喜庆、选址镇宅、护佑祈福都有相应的道教斋醮科仪,故受众较广。

无锡道乐表演群体均有散居道士组成,这一队伍相对较大,但真正掌握无锡道乐的不多。无锡道教音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尤武忠、省级非遗传承人许晓峰已先后故去,目前,仅有市级非遗传承人伍虎勇、姜雪松、许颖磊3人。无锡道教音乐生存情况堪忧,传承人、传承队伍均无正常生活来源,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故无锡道乐的发展处于崇道有心、传道乏力、学道乐基本无人的现状。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刻不容缓。

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名册

无锡非遗体验之旅

无锡非遗注重分享,所发布的文字及图片大部分为原创,其余部分摘自网络、其他公众账号等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等平台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做妥善处理。另外本平台的一切原创内容无需授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联系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zx/8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