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无锡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智慧高效、充满活力、精准治理、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新形态,根据《“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智慧江苏建设发展规划》和《无锡市“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优政、惠民、兴业”为宗旨,以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落脚点,推动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打造具有物联网特色的“智慧名城”,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要求

1.坚持数据思维,实现要素转变。突出数据战略地位,以数据资源的汇聚、共享、利用为核心,推动数据与系统分开,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由技术要素驱动向数据要素驱动转变。

2.坚持服务思维,实现重心转变。以人民为中心,突出民生服务,创新民生改善和政府服务模式,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工作重心由满足行政管理需求为主向以服务公众需求为主转变。

3.坚持系统思维,实现模式转变。突出顶层设计,以需求为牵引,加强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整合优化和协同共享,实现建设模式由分散建设向共建共享转变。

4.坚持创新思维,实现动力转变。突出创新引领,以市场为主体,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带动作用,构建市场导向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主导方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三)发展目标

到年,基本建成共享开放的大数据应用体系、创新集聚的智慧产业体系、精细敏捷的智慧治理体系、便捷普惠的智慧生活体系、智能泛在的感知网络体系和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是大数据应用更加高效。完成城市大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实现城市数据的有效汇聚,城市大数据中心数据存储量达到30OTB,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五大基础库覆盖全市,政务数据开放数据集达到个,可API接口访问的开放数据集达到35%,人社、健康、交通、旅游、公共安全、工业企业绩效等领域利用大数据创新管理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智慧产业更加繁荣。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智慧产业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市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亿元,新增省级以上示范智能车间45个,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5%以上,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亿元。

三是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完成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建设,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务运行、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城市治理的精细度显著提升。网格化治理平台覆盖全市所有社区(村),视频共享平台接入共享10万路以上视频信号,重点领域生态监控网络覆盖率达到%,国家重点监管食品产品溯源率达到%,社会信用体系社会成员覆盖率达到%。

四是民生服务更加便捷。完成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向社区(村)的延伸,政务服务平台高度集聚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城市交通、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领域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在民生服务领域。政务服务网上办理事项比例达到90%,市民、企业实现一号办理各类服务事项,城市交通实现一体化便捷支付,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覆盖85%以上人口,建成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公共文化云覆盖全市所有文化活动场所。

五是信息网络更加先进。完成NB-IoT窄带物联网的优化,城市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平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异构、泛在、灵活、智能的国际一流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城域网和IDC出口带宽分别达到6TbPs和5Tbps,户均带宽超过Mbps,4G网络覆盖率超过99.5%,NB-IoT全城覆盖,5G网络正式商用,通信运营商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到2万个,智能终端设备接入能力达到千万级规模。

六是信息安全更加可控。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区域、领域信息资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护,城市网络安全态势总体可信、可靠、可控。重要信息系统落实等级保护率达到%,城市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全面建成,城市容灾备份中心存储超过5PB,法人数字证书发放量超过35万张。

二、主要行动

(一)实施大数据应用提升行动

贯彻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布局,全力打造城市大数据中心,推动城市各领域数据的开放流通和价值挖掘,形成共享开放的大数据应用体系,使大数据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发展的新资源、新动能,建设数字之城。

重点专项1:城市大数据中心。完善数据治理标准体系,梳理市、市(县)区两级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数据资源,厘清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利,明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建成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网站;整合现有各类跨部门数据交换方式,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明确跨部门数据采集、共享校核机制,提升政府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持续完善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五大基础数据库,集中汇聚、存储部门重点主题数据资源,不断采集汇聚物联网、互联网数据,形成汇集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信息以及城市各类设施和生态环境信息的城市级大数据中心;通过各类数据的关联分析,充分挖掘和提升数据资源的价值,建设城市大数据运营和展示中心,重点推动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综合治理、工业企业绩效、统计、财政、人社、健康、旅游等领域和行业大数据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综治办、市统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旅游局等)

重点专项2:公共信用平台。加快建设完善社会法人(组织)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逐步实现信用相关信息全汇聚,建成信用数据库,拓展市公共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的查询、预警、发布等服务功能,全面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与联动监管。推动重点行业的信用数据库建设,鼓励和扶持红十字会等相关组织(协会)建立健全以行业为主的信用数据库,作为市公共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的有效补充。推动专业征信数据库(包括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市公共信用服务平台的对接共享,建立一个数据全面、更新及时、安全可靠、功能完备的信用信息数据平台。鼓励和扶持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依法采集公共信用信息和商业信用信息,逐步建立健全专业的信用数据库,探索社会化征信系统与市公共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和共享。到年,公共信用平台实现社会成员信用信息全覆盖。(责任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市工商局、市行政审批局、市税务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红十字会等)

重点专项3:公共数据开放。统筹组织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公共数据的开放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建设完善无锡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目录,制定数据开放标准,建立数据开放接口,落实数据开放和维护责任;鼓励社会各方利用公共开放数据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数据,进行汇聚整合、深度加工和增值利用;鼓励我市优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不同行业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应用,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优化生产组织和运营管理;支持众包、众筹、众创等新型数据服务模式发展,逐步形成数据资源市场化运用的新模式。(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二)实施智慧产业提升行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推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不断做大智慧产业规模,形成创新集聚的智慧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经济活力和产业竞争力,建设智造之城。

重点专项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物联网的龙头作用,协同推进高性能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端软件系统集成、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突破一批物联网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攻克集成电路与传感器系统级封装、数据采集交换、海量存储、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基础软件、安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龙头企业;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鼓励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增强产业外延扩张能力,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加快建设鸿山、雪浪、慧海湾3个物联网特色小镇,推进物联网“一体两翼”空间布局调整和功能提升;全力办好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打造全国领先的物联网技术创新核心区、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先导区,使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我市智慧产业发展的鲜明标志。到年,全市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亿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各市(县)区政府)

重点专项5:智能制造。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积极对接“中国制造”和国家、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强化示范引领,加快推动产品设计、装备应用、产品生产、销售服务智能化进程,积极探索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大力构建生态体系,坚持智能化建设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同步推进,重点培育一批本地智能装备和产品企业、智能化建设服务机构,鼓励装备制造商、信息技术服务商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在线增值服务等“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实施“千企上云”行动,培育一批“星级”上云企业,全力打造全国智能制造先行区、协同创新标杆区,使智能制造成为我市推动产业智慧化的主要引擎。到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高,新增省级以上示范智能车间45个,培育建成一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市(县)区政府)

重点专项6:智慧农业。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建立集农业综合信息资源、应用和管理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涵盖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政务管理、农业服务管理、农业地理信息等领域。为生态农业、科技装备、园区建设、经营主体、农业服务、耕地质量监测、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农业执法监管等业务工作提供统一、权威的数据支撑及应用系统,逐步实现资源保护可视化、农业生产智能化、行业监管精准化、产品经营网络化、农业服务多元化、决策支持数字化、行政办公自动化“七化合一”的农业管理模式新格局。到年,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5%以上,建成“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45个,信息进村入户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市所有涉农行政村。(责任单位:市农委)

重点专项7:电子商务。深入挖掘“互联网+商贸”新亮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类制造业企业和传统商贸企业向电商转型,培育文化旅游、网上订餐、生鲜农产品销售、社区电商等区域性电商平台。鼓励发展“互联网+产业”平台,支持全市骨干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平台经济和企业品牌。实施工、农业品跨境电商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公共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自建跨境电商进口、出口网站及平台,培育一批跨境电商示范企业,打造特色跨境电商“产业带”和跨境电商载体,提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经营能力。鼓励具有通用性、行业性、市场化特征的分享经济跨界融合平台建设,促进技术、实物、服务等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社会协同合作效率。到年,基本实现电子商务对相关产业的深度渗透,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超过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5%;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和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重点专项8:智慧物流。鼓励骨干物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向社会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物流安全、环保和诚信水平,统筹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鼓励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不断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加快推进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促进供应链环节中人员、货源、车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提高配送效率。开展城乡高效配送行动计划,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物流行业管理服务平台,提升物流标准化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各类可开放数据的对接机制,加快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在更广范围促进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与充分共享。(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局、市发改委)

重点专项9:企业公共服务云平台。以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为核心,建设企业公共服务云平台,整合面向企业的政策服务、专项申报、行政服务、信用评价及活动报名等功能,吸纳一批运作规范、业绩突出的服务机构,打造“企业服务淘宝”超市,为政府各部门、服务机构、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沟通的桥梁,提升为企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增强企业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市政府服务平台为企业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凡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切实提高网上办理比例,完善网上实名身份认证体系,推动电子证照共享利用,打通数据查询互认通道,实现“一号通办”。(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行政审批局)

(三)实施智慧治理提升行动

按照城市管理精细化、可视化和社会治理协同化、透明化发展要求,全力打造城市社会综合治理管理平台,推动政务管理、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领域智慧化应用,深化网格化与联勤联动的治理模式,形成精细敏捷的智慧治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互联感知、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水平,建设和谐之城。

重点专项10:网格化社会治理。以推进全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试点为引领,以“全要素”城乡社区网格为基础,以综治中心为枢纽,以服务管理为重点,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按照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一张网、五统一”要求,全面整合组织、综治、公安、民政、司法、人社、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业、文化、卫生、城管、安监、消防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资源和系统,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最大限度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全面推行“互联网+社会治理”“网格+网络”等服务管理模式,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互为支撑。探索搭建智能研判模型,建立面向实战的预测预警预防机制,实现社会治理工作更精准、更精细、更高效。(责任单位:市综治办)

重点专项11:政务基础设施。按照集约化建设需求,完成全市电子政务外网整合升级,优化网络结构,强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业务承载能力,为业务应用、数据传输提供支撑。建设完善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进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并与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现有数据中心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保障有力、绿色集约的电子政务云平台,打造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的智慧政务运营体系。到年,政务外网实现智能化、弹性化管理,所有政务部门业务系统完成整合上云运行,政务云平台总规模达到台云服务器、存储3P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重点专项12:雪亮工程。以开展全国“雪亮工程”示范城市试点为引领,按照“统筹规划、消除盲区、优化布局、提升质态、资源整合、联网共享、创新应用”的基本策略,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统一建设市、市(县)区两级视频图像服务管理中心和视频图像智能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完善新型智能感知前端体系、视频图像技术支撑体系、基础保障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通过建设整合社会多维物联感知数据资源和叠加人工智能应用模型,形成环市、环县区、环重点区域,以“全面覆盖、全维感知、全域互联、全网智能”为特征的立体化智能化“防控识别圈”,全面提升视频图像智能化建设水平、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智能化应用水平。年,实现提供全市6万路的视频联网共享应用服务;到年,实现10万路以上海量视频的接入共享,满足政府职能部门、行业条线、企业单位、社会公众的视频应用需求。(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公安局)

重点专项13:智慧党建。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路径,注重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应用“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全市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统一建设全市党建数据中心,加强数据整合融合、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统一建设党建公共服务平台,宣传贯彻党的主张和决定,为党员、干部、人才提供便捷服务,打造充满正能量、受党员群众欢迎的网络平台。统一建设党建综合业务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运用,强化干部队伍、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的宏观研判和精准施策,推进组织工作全领域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到年,力争建成统一共享、协同互联、精准高效的全市智慧党建平台,为不断提高全市党建质量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重点专项14:智慧食药监管。以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和风险防控信息平台为目标,深入推进信息化“智慧食安”工程,大力加强食药监管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全市食药安全智慧监管信息标准及技术规范,推进多部门食药安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能力建设;围绕安全风险高、群众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白淀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shizx.com/wxfc/8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